七七的夜提示您:看后求收藏(泡书吧paoshu.cc),接着再看更方便。
次日,武英殿内,群臣躬身鱼贯走入殿内,行李。
“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
抬起头,那些眼尖的臣子一眼注意到站在皇帝宝座御阶下一侧两位朱紫朝服的少年。站在前排的都是一朝重臣,经过多少朝堂风云变幻,早已养成了不动声色的本事。哪怕有那么一点点惊奇,也犹如蜻蜓点水,从眼中一飘而过。但这日日处于朝堂政治中心的人物,心中已经清明一片。虽说如今座上皇帝还是年华正好,千秋正盛,太子也未立,但是这下一代的王者已经开始初立在朝堂上,正慢慢成长,走向那至高无上的位置。
新一轮的王朝更替,王者之争,从今日掀开帷幕。
只是不知道这站在堂前的两位,哪一位又能破出重围,一步步登上那至尊之位?
殿下的言豫津,看着两位皇子年青稚气犹存,兴奋又拘谨的模样,脑中想到的却是另两个身影。当年,是否也曾这般立在堂前听政,争权夺利,互相倾轧。到最后一个逼宫自尽于死牢,不得善终,一个贬黜离京,没几年也客死在异乡。有谁想到是最默默无闻的一个不受宠的郡王,能一步步走上这至高之位?
现在这堂上的两位,双双站立在一起,不时暗暗相互递个眼色,笑一笑,好似感情不错的样子。但这皇帝只能有一个,这两位的兄弟之情又能保得了多久,又有谁能狠下心,踏着另一个兄弟的肩膀,跨上这金阶?或者两个都不是,就像现在的陛下!
言豫津,不禁被自己的想法吓了一条,他在想什么。现在的陛下,有苏兄的鼎力相助,才能反转劣势,登上皇位。再说当年的梁帝是个连亲子都能杀的狠心父亲,现在的陛下是怎样的人物,就算岁月变迁这内里的性子总是不会变的。当年的梁朝是怎样的乌七八糟,现在的朝堂清明,贤能辈出。而且,如今的站在殿上的两名皇子,都是皇后嫡出,一母同胞,血肉相依的。虽是同一武英殿,明明已是两个天地,他为何会想起前朝!前朝!真是中了邪了!
言豫津在胡思乱想,高座上的萧景琰已经发话,“从今日起,两位皇子将会随朝听政,以后朕也会渐渐派些差事给他们做。望诸卿对两位皇子一视同仁,多指点教诲,尽心扶持。”
萧昭业,萧昭文,规规矩矩地对着诸臣施了一礼。
“臣等定当尽心扶持皇子!”
众臣异口同声回到。这弓下的身子,谦恭的面孔后面,又有多少双眼睛在暗暗盯着堂上的两个少年皇子,有多少心思在揣度,盘算,计量…..
萧昭业,是皇后的嫡长子,文授业与大学士薛涛,武有大将军蒙挚指点,还与皇上的义子,当今长林军主帅自小亲厚,而且皇后柳氏家族多人才,当今
中书令齐铮是柳橙的弟子,大理寺侍卿柳子厚是皇后的堂兄,更遑论着柳氏家族在这朝中的人脉,看着样子,几乎的笃定的太子人选。但是这多年来,请了几次,萧景琰也不肯立太子。
萧昭文,虽说只是次子,与皇后之间,不如自己兄长亲近,但毕竟也是皇后嫡出,又由赵贤.妃抚养。这赵贤妃是萧景琰年少位微时即入门的侧妃,相伴多年。如今,其亲弟由开科选士,一步步从底层官员做上来的,前几年才升任了礼部尚书。虽不及嫡长子的身份尊崇,但朝中也有支持,更紧要的是身体康健,就这一点就远胜于那位体弱多病的兄长。这太子品行贤德固然重要,这身体也是重要,病弱之身,如何担得起这江山之重!恐怕这也是皇上迟迟未肯按祖制立长子为太子的原因吧。
所以,一视同仁!?场面上的话而已,要保住这下半生的荣华富贵,就必定要选,选一个对的主子。犹如一场赌局,在一方押上全部身家,甚至是性命,只为挣一个前程。这大梁朝最大的赌局,刚刚开始,还好,还需等一段时间才需要下注,还能观察观察。
朝中大臣各自怀着不同的心思,有想着选主子,有想着明哲保身的,也有真心替大梁朝未来谋划,而真正关心那两个初上殿听政的皇子,不过倒也有那么几个。
大理寺卿看着萧昭业,表面恭谦,但这面色有些灰暗,眼下乌黑,神态间透着几分疲惫,似乎有些强打精神的样子。心中有些不逾,看来他都要请皇后娘娘多提点一下这位皇长子。
礼部赵尚书看着萧昭文,也有些微不满。第一个上殿,就算新鲜,兴奋,也不用时时睁大了眼,把这兴奋之情全写在脸上。这孩子,还是太沉不住气了。
萧庭生,身为皇帝的义子,自小可以自由出入宫禁,与皇子们都熟悉,特别是皇长子萧昭业,自小最是亲近。朝萧昭业那边看看,本想递个眼神鼓励一下。却发现那萧昭业看是听着朝臣的报备,但是双眼望着庭前的一处发直,神情恍惚。萧庭生一望就知,这萧昭业心思游移,根本不在听。暗暗望望四周,还有座上的皇上,似乎都没有注意到站在一角发呆的萧昭业,暗自舒了口气,又不禁担心起来。这孩子平时也是沉稳进退有度的,今日这是怎么啦?
站在那里的萧昭业,确实是不太好。昨日知道寻找佳人的芳踪,本是放心入睡的。谁知躺在床上一合上眼就是那双眼睛,辗转无眠,还不容易迷迷糊糊中,竟然也是佳人入梦吗,一早被唤醒,竟比昨日还要疲惫。他在宫里出生长大,见过了各色美女,从未这样,心里痒痒的,总忍不住想那个少女,连站在武英殿上也全无心思。
“刘卿,南疆可有军报!?”
念及昨日之事,萧景琰心中不渝未减。
“禀陛下,至上朝之前,尚未有南疆的军报!陛下,我等可要先做些准备。”
兵部刘尚书问,这明显说万一昨日那宇文皓说的不实,那就要借此出兵。穆青暗暗着急,他昨日收到的飞鸽传书也只是说被袭一事。
萧景琰观察着阶下几人,紧张的神色,笑道,“既然昨日那宇文皇子说的言之灼灼,那朕就等上三日,莫说我大梁以大欺小。如果,后日再无军报,再议!”
殿上几人暗自松了口气,特别是那言豫津,暗暗祈祷这南楚皇帝的谋划之事确能如期实现才好。
这南楚大梁边境一事暂且放下,那礼部的赵尚书出列奏到,“陛下,夜秦今年的岁贡已至。”
“赵卿,这些事一向都是你主理的,不必报备。”
“陛下,今年的供品中有一件,甚是不同,臣特地带来,请陛下赏鉴。”
“哦,能让见惯天下奇珍异宝的礼部都能另眼想看之物,定然有过人之处。那就呈上来,让朕与众卿共赏。”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